冬陰工.jpg  

有些旅程都是意外成行或者半強迫的出發。

幾年來我的護照上面蓋滿了泰國簽證,泰國真的好嗎,其實也不盡然。這幾來已經很少去曼谷了,真是討厭所為地球村的形成,因為只看到沒有面孔的都市。觀光客要看的表象也變得支離破碎。

清邁路邊攤-1.jpg  

倒是一兩年前第一次踏進清邁,有一種感動,是一個活生生的世界,卻是一個有自己生活的世界(well,當然也不是全部啦)。對於我這種過客而言,表象會是我執著的那點。觀光客通常比較自私也兩難,想看與自己不同的世界,然而這卻可能是阻礙被觀光國家發展或是扭曲變化的元凶。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刊頭-行一.jpg 

清邁是一個充滿包容的一個城市,我第一次來就愛上。

跟曼谷的喧囂熱鬧相比,清邁顯得相當的溫暖與平和,很難想像清邁是泰國的第二大城市,因為這裡幾乎沒有高樓而且尺寸相當迷你。整個清邁成繞著古城向外發展,衍伸成一個充滿綠意的和平城市。

清邁行 2.jpg 

清邁之小,沒有地鐵甚至沒有公車,大眾運輸除了有極少數的計程車之外還有曼谷常見的三輪嘟嘟車,但是最大宗的還是以小貨車改裝的小客車。隨招隨停,不是個人專屬,司機先生可以在沿途上接載招手的人,還是得講價!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刊頭-行 新.jpg 

九九吃到飽.jpg 

出國總帶一些緊張。陌生的地方與陌生的語言,我們是外來者,對於介入當地的任何事情,少許的惶恐總是會有的。只是真的當那個勇氣離藩被打破之後,一切友都是很愉快了。

吃飯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一個人來到陌生的環境,一個人到餐廳吃飯,偶爾顯得膽卻和狼狽,尤其是充滿當地人的餐廳,因為根本不知道要點甚麼。

來了清邁三四次,每次總是有新的發現。之前一個人來,我跟我的摩托車一直在上演著我的摩托車日記,每天騎三到五個鐘頭的車,像一個觀察者,一個旁觀者,經過的地方都是新發現。這次因為不是單單槍匹馬,膽子是來得大了一些。

 在古城北邊的路上靠外面的路上一家餐廳,其實也不能說是餐廳,算是說大型有棚子的路邊攤。每次騎車過去總是人頭黑壓壓一片,很少不是客滿的,但我總是害羞的沒有進去過,還好這次有朋友壯膽,丟臉也是一起。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刊頭-20 單純咖啡.jpg  

飲食的文化拼圖真是一件有趣的事。

在我那個年代,很多飲食習慣真是想像加上幻想再外掛自己研發。對於西式飲食這東西實在沒太多的概念。那時候我媽常帶我們去的西餐廳通常都會外帶鋼琴駐唱,一定會有著黑色長裙或黑色西裝的琴師與歌手,彈著一定會有滑音的柔美旋律配著老式情歌。而吃漢堡更是我小學的時候,邁向先進文化的的一個重要指標。反正那時候,拿刀叉吃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。

不是說是小孩拉,大人也對很多洋玩意兒,濛濛懂懂,半猜半亂用。我還記得那時拜訪長輩,長輩給我喝的冬瓜茶是盛在鑲有金邊的的咖啡杯裡,有碟還很洋派的附著一個小勺呢。

經過了這麼多個年頭,其實發現,這種現象其實並沒有消失,只是轉換,大家還是繼續不懂裝懂,說好聽一點是創新,實話是不夠用功囉。

單純,咖啡二.jpg 

在台灣,咖啡或咖啡廳實在有太多層的社會觀感與價值了。咖啡很常扮演著救贖者的角色。有著咖啡這件黃袍加身,流氓可以變知青,無知可以成貴族。 在咖啡廳看一週刊都會覺得比較有氣質。“去咖啡廳“從事的行為可能跟在泡沫紅茶店是一樣的,但是聽起來絕對比較高檔。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鑫華港式茶餐廳.jpg 

一直對港式茶餐廳的印象不怎麼佳。以前唸書的時候有機會中國城吃飯,對中國城的印象只有一個糟。價錢很不友善,一盤很陽春的叉燒飯,就要七八鎊,長相真的不怎麼營養,而且中國城的服務之差,盤子很難好好的放下,都是用丟的,滿場的廣東話,表情很不友善,很難讓人覺得吃飯是一件愉快的事情。所以回國以後,餘悸猶存,也就很少真的跑到台北的茶餐廳吃飯。

直到去了上海工作,沒有太多娛樂,台灣人相聚,免不了吃喝一頓,於是茶餐廳也在選擇之中。最難忘冰火波羅油配上一杯冰鎮鴛鴦,烤的燙手的波羅麵包,厚厚夾上衣片冰的奶油,又冰又火的,也算熱鬧。

鑫華茶餐廳 3.jpg 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麗江。雲南、泰、緬小吃-0.jpg 

載著一個吃素的人,在外面吃飯總會有多一點點的考量。還好朋友是不要吃到肉就ok的那種。

剛剛從老木材行出來,摩托車騎著,今天天氣真好,心裡還有點興奮,因為剛剛買了一對年紀比我年紀還老的門,心裡一直想著剛剛買的那兩扇門要怎麼擺在我家裡面才恰當,所以對於午飯這件事情沒有太多想法,要找到可以有素食可吃的,更讓我有點為難。吃素好像分很多種,所以我也不太敢下決定。就這樣沒有決定的我們騎著車有點恍神,也因為真的天氣好好,我很難動腦筋。還好海哥過然不愧吃素多年,心裡的GPS找到了仃州路的一家東南亞口味小館,我一向喜歡泰國,去過泰國的次數可能比我去過天母的次數還多呢。

麗江美食小館。號稱雲南、泰、緬食物都有。時間還早,服務小姐有一點點驚訝我們的早到。嗯~很樸素,很公館的店。

我點了打拋肉套餐,海哥吃素食的馬鈴薯泥套餐。

 麗江。雲南、泰、緬小吃-1.jpg 

打拋肉說起來,份量不算少,第一印象是飯上面的那顆荷包蛋,煎的油亮並淋上醬油,而且醬油很香,像是有嗆過的濃縮豆香,很好吃,如果蛋可以在不熟一點就更好了,好喜歡濃稠蛋汁的口感,太香了。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刊頭-老門老窗.jpg   

房子住久了,心裡就開始癢了起來。住進來已經三年半了,大大小小的工程已經動了五六次了。原先的傢具除了沙發還沒變之外,餐桌,床書桌都已經輪過一兩輪了。也加了書架,牆面也都換了,在進去一個空間,慢慢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式,也慢慢的找出在這空間裡我的自由。不是讓設計師拉著我走,而是將我的空間適應了我。

住進來,來來往往的工作,朋友的增加或改變,我自己也慢慢變老,每個時期總有一些新的改變,我的改變呼應著我的空間的更迭,所以變動總是在進行,保持與我呼應的狀態。

最近一直想在家裡裝個隔屏,想了一陣子以後,想找個老舊的門裝來作隔屏。不是我熱愛老東西,只是目前我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或更便宜的方法了。

老門老窗一.jpg  

當世界腳步太快的時候,總會有一些人放慢腳步,重新面對將來與過去,看著我們急著捨棄或沒有時間珍惜的東西,在一次面對他的價值。或許是一張照片也或許是一個朋友。雖然老情人不見得比較好,但是心裡還是會有一些觸動。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刊頭-空間對話.jpg  

空間對話 1.jpg 

今天因為工作需要看了一個建案,雖然不是真的很大,但有台北少見有呼吸感的空間。雖然是連棟的房子,但是在有心的設計上,充滿大量的的玻璃與空間配置,房子的穿透感與空間對應良好,在與空間的對話上沒有強迫的擁擠感。少了強調氣派的壓迫感,可以在房子裡呼吸感受到呼吸。這對我們這種一般住在台北的小老百姓來說,或許只是存在記憶中也或許至今都不曾發生過。

 空間對話.jpg 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那瑪夏.jpg  

一個不知前後的約定,我們一行人就來到號稱南橫三顆星的甲仙、寶來跟那瑪夏,這裡盛產竽頭、麻竹筍、水蜜桃與熱情跟自然。

意外的天晴,我們繞著連呼吸都感覺很綠色的山路循環而行,來到了那瑪夏。我們基本上都在那瑪夏,一個原住民的部落,粗獷卻意外的乾淨。

三星-起頭.jpg 

晚上,我們住在一個部落民宿。住處是全由主人一磚一瓦堆疊而成。沒有CD播放放的蟲鳴鳥叫,沒有點著精油的SPA感;這邊沒有城市需要逃離,這裡已經是半個天堂。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一路走來.jpg  

是回國以後吧

感覺喝咖啡比較划算,到處都是的咖啡廳裡,茶~通常只是聊被一格。於是乎我就就開始喝咖啡。而且感覺比較浪漫,哈哈(都是電視廣告害的)。

一路走來慢慢是咖啡二.jpg 

想不到,竟然變成一種很難獲缺的上癮症。不是我熱愛咖啡,以資質魯鈍的我來說,讓我早上清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咖啡很簡單(我說的是做法)的扮演了這個角色。而且記憶深刻的是在美國的時候,早晨房東那一大壺的咖啡香,帶有一種異地的幸福感。

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