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刊頭-20 單純咖啡.jpg  

飲食的文化拼圖真是一件有趣的事。

在我那個年代,很多飲食習慣真是想像加上幻想再外掛自己研發。對於西式飲食這東西實在沒太多的概念。那時候我媽常帶我們去的西餐廳通常都會外帶鋼琴駐唱,一定會有著黑色長裙或黑色西裝的琴師與歌手,彈著一定會有滑音的柔美旋律配著老式情歌。而吃漢堡更是我小學的時候,邁向先進文化的的一個重要指標。反正那時候,拿刀叉吃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。

不是說是小孩拉,大人也對很多洋玩意兒,濛濛懂懂,半猜半亂用。我還記得那時拜訪長輩,長輩給我喝的冬瓜茶是盛在鑲有金邊的的咖啡杯裡,有碟還很洋派的附著一個小勺呢。

經過了這麼多個年頭,其實發現,這種現象其實並沒有消失,只是轉換,大家還是繼續不懂裝懂,說好聽一點是創新,實話是不夠用功囉。

單純,咖啡二.jpg 

在台灣,咖啡或咖啡廳實在有太多層的社會觀感與價值了。咖啡很常扮演著救贖者的角色。有著咖啡這件黃袍加身,流氓可以變知青,無知可以成貴族。 在咖啡廳看一週刊都會覺得比較有氣質。“去咖啡廳“從事的行為可能跟在泡沫紅茶店是一樣的,但是聽起來絕對比較高檔。

咖啡不再只是一種飲料,更是一種媒介,像灰姑娘裡神仙教母的那根仙女棒,不只畫龍點睛,是有讓青蛙變成在天飛龍的能力的。所以說,咖啡的氛唯價值遠遠大於本身飲料的價值,其實我覺得有點可惜。

單純,咖啡三.jpg 

越遠的總是越浪漫,越不知道的總是有更多想像吧。在我們這邊,咖啡扮演進入歐洲人文氣質殿堂的前導,幾乎跟浪漫化上等號。這不知道是不是電視廣告的影響呢?

 生命應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“,有誰可以不被這句話感動呢?我就很感動。雖然買那個新鮮屋的咖啡應該不是多美好,喝起來也應該覺得真的是浪費了,但是對浪漫還是會不自覺的陷入。

很少例外吧,便利咖啡的廣告總是很歐洲。不過這倒也不失是一個好的切入,總比伯朗咖啡來得讓我來得有購買力。每次廣告唱完“Mr. Brown coffee~~~”之後,我總是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去買那一罐咖啡。

單純,咖啡一.jpg 

話至如此不是代表我不愛去咖啡廳或喝咖啡喔。我其實很愛泡咖啡廳的,尤其以前能抽煙的時候。因為只有再咖啡廳我才能絕對墮落的邊抽煙邊工作,以我不三不四的理論是只有在很放縱的時候,我的腦筋會比較靈活。這當然是我的藉口,但是我樂此不疲的一直騙自己。點一杯咖啡,把煙灰缸擺定位,聽著MAC噹的一聲響起,好像是一場儀式的開始。我每每都很開心。

我比較愛把咖啡做單純的想像(因為魯鈍如我很難有其他想像),拿掉浪漫外衣,面對咖啡,咖啡有單純的美好,而咖啡廳其實也很和平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